免疫防禦的兩面刃:自體免疫疾病的概念與挑戰
與自體免疫疾病共處——藥師的專業建議
什麼是自體免疫疾病?
▼免疫系統的精密設計:它能區分自我與外來病原體,避免傷害自身組織。
自體免疫現象的產生:外在因素(如日光曝曬、藥物、化學物質、空氣污染或受傷)導致自身抗原外露,引發免疫系統誤判攻擊。
自體免疫疾病的定義:免疫系統對自身正常細胞進行攻擊,造成慢性疾病。
自體免疫疾病的普遍性:盛行率約 8%,已知逾兩百種疾病。
自體免疫疾病的成因
▼多重因素交互作用:遺傳、環境刺激、荷爾蒙失調皆可能誘發免疫系統產生不正常的發炎現象。
健康的定義與理解
▼世界衛生組織強調:健康不單單是沒有疾病或虛弱,而是生理、心理、社會三方面的安寧。
不必過度執著小毛病,維持良好心理及社會連結也相當重要。
關節炎的鑑別與診斷
▼關節炎的數目
- 單關節炎:外傷、感染、痛風等
- 多發性關節炎:如類風濕性關節炎(常四個以上對稱性關節)
關節炎的位置
- 痛風:常見大腳趾突發關節炎
- 僵直性脊椎炎:影響下背部關節
是否為發炎性關節炎
紅、腫、熱、痛是典型發炎訊號
自體免疫疾病的症狀與器官影響
▼全身性症狀
長期低度發燒、胃口不佳、體重下降、極度疲倦等。
皮膚表徵
面部紅斑(可能是紅斑性狼瘡)、皮肌炎、硬皮症、雷諾氏現象等。
器官受影響
關節、肺臟、腎臟因血管細膩而易受攻擊,形成慢性發炎。
自體免疫疾病的特徵
▼遺傳傾向
家族中若有成員患病,其他人需警惕。
經常抽血檢查
C3、C4(補體系統),以及 CRP、ESR(炎症指標)以追蹤病情活躍度。
與自體免疫疾病共處的建議
▼- 調適情緒:減少壓力影響,避免惡性循環。
- 充足睡眠:維持良好精神狀態,提高身體修復能力。
- 戒菸:避免吸菸誘發或加重病情。
- 保暖:對雷諾氏現象特別重要。
- 適度運動與伸展:每週 150 分鐘中等強度運動,並加強伸展舒緩。
- 培養興趣愛好:分散注意力,減少對疾病的過度關注。
- 積極面對疾病:維持心理健康與社會連結,有助於整體病程控制。
結語
▼自體免疫疾病雖難以根治,但經由理解病因、重視心身健康,以及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,仍能達到良好的控制,與疾病和平共處。
© 2025 與自體免疫疾病共處——藥師的專業建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