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臟疲憊怎麼辦?四神湯給你答案
忙碌上班族必備:保溫罐四神湯暖心又暖胃
導致身體疲憊的原因
▼許多上班族或家庭主婦,都會抱怨每天生活壓力大:工作忙、孩子鬧,回到家還要煮飯、整理家務,最後搞得身心俱疲。更慘的是,大家往往沒有時間、也沒有規律的三餐,導致身體越來越「抗議」。
大小餐亂吃
有的人上午可能沒機會吃早飯,乾脆「撐到」午后兩三點才大吃一頓。這種「大小餐」的習慣容易造成脂肪囤積,尤其是長在肝臟等內臟周圍,形成「內臟脂肪」。累積太多不僅容易變成肚腩,還可能引發脂肪肝!
血糖不穩
若經常空腹太久,血糖一旦過低,大腦缺乏足夠能量,會覺得頭暈、疲倦。長期下來,胃腸功能也可能受損,導致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,甚至有癌變風險。
三高上身
血壓高、血糖高、血脂高,這些「三高」在現代社會並不陌生。常見成因除了壓力外,也跟「吃太急、吃過量、飲食不均衡」息息相關。
結論: 飲食時間不規律、吃太飽或老是飢餓,都是身體健康的大敵。
四神湯是什麼?
▼四神湯原本是由四種中藥材組成,一般在藥材店就買得到。許多人還習慣加 薏苡仁 來提升「軟堅、利濕」的效果,所以也有「四神湯 + 薏苡仁」的版本。依照各地習慣不同,做法可能略有差異,但核心原料大多包含:
- 茯苓:利尿、健脾,能幫助身體排除多餘水分。
- 山藥:補脾胃、助消化,對血糖控制也有助益。
- 蓮子:補脾止瀉,還能安神。
- 芡實:固腎、健脾,幫忙保護腎臟。
- 薏苡仁(選加):利水消腫,軟化堅硬組織(軟堅),對緩解痛風(尿酸高)也很有幫助。
小知識:四神湯其實可以視為「參苓白朮散」的部分組合。有些人還會加「狗尾草」來增添香氣、幫助開胃。
四神湯的功效
▼調理脾胃,增進消化
現代人大多吃得偏油膩,又缺乏運動,脾胃常常「負荷過重」。四神湯裡的山藥、蓮子、芡實,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脾胃運化,減少食積。
利尿消腫、軟堅化瘀
薏苡仁、茯苓能加強利尿功能,讓身體水分不再滯留。另外,長期食用還有「軟堅」的效果,意即能輔助減少一些身體的纖維化狀況,例如肝硬化或組織纖維化等。
幫助控制三高、痛風
- 三高人群:山藥的穩定血糖作用 + 利尿排除體內多餘鹽分,有助於控制血壓、血糖與血脂。
- 痛風患者:薏苡仁能幫忙排除尿酸,加上其他利水成分,可緩解痛風問題。
顧腎、提振精氣神
四神湯中所包含的芡實、蓮子、茯苓,也能配合腎臟機能,提升身體整體元氣。再加上適度「拍打腎經」,更可幫助消除疲勞、避免水腫。
四神湯煮法(一般版與懶人版)
▼一般煮法:
- 將上述藥材洗淨、浸泡 10~20 分鐘。
- 肉類(如雞肉、排骨、里肌肉等)切塊、汆燙去血水。
- 全部放入鍋中,加足量清水,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約 1 小時。
- 加少許鹽調味即可。
電子鍋 / 悶燒鍋:
如果你覺得下班後沒時間守在火爐旁,可以把所有材料放進電子鍋設定「煮湯模式」或「定時」,也能放入悶燒鍋中:先加熱煮滾後,放入悶燒鍋燜一晚,隔天早上就能喝到熱呼呼、香甜又暖胃的四神湯!
保溫罐帶著走:
如果午餐時間不固定,帶著保溫罐裝四神湯去辦公室,想喝時就能補充熱量,不至於餓到頭昏眼花。既保暖又健康,對忙碌的上班族很友善!
拍打腎經法
▼除了飲食,也可配合中醫拍打經絡的方式,尤其是 「腎經」。腎經位於大腿、小腿內側,稍加拍打能促進氣血循環、舒緩疲勞、幫助利水消腫。
簡單做法:
- 拍打方向:從上往下拍,或從下往上拍,都可以。
- 力道適中:避免太過用力;以感覺酸脹、溫熱為佳。
- 時間建議:每天睡前或早上各拍打 5~10 分鐘。
對於手腳容易腫脹、水分代謝不佳的人來說,這種拍打方法也相當有幫助。
小心「吃到飽」的陷阱
▼許多人說:「平常沒空好好吃飯,乾脆用吃到飽一次彌補!」但這種想法,很可能讓您一餐吃下太多高熱量、高油脂食物。曾有患者表示,花三百塊吃到飽,「硬是吃了八百塊的量」,結果不久後就得跑醫院報到。仔細算算,真是「花錢買罪受」。
綜合建議與結語
▼四神湯的材料不貴、做法不難,也不需要多花大錢就能照顧全家人的脾胃與腎臟。搭配規律的拍打腎經、避免「大小餐」或過度飢餓,都能給身體一個「喘息調整」的機會。尤其 40~70 歲 的朋友,更要好好把握這個「低成本、高效益」的方式,遠離病痛風險。